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

来源:本站
导读:目前正在解读《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》的相关信息,《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》是由用户自行发布的知识型内容!下面请观看由(电工技术网 - www.9ddd.net)用户发布《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》的详细说明。
简介:本文介绍了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

近年来,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提高,65 nm的芯片已经量产,而TI公司透露还将推出45 nm工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s。工艺的提高,使得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性能、功耗得到了极大的改善,所以在航空、航天、雷达、声纳、通信、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。在2007年TI公司的中国开发商大会上,TI公司全力推广达芬奇系列和TMS320C645x系列芯片,并认为在高性能多DSP阵列应用领域中,TMS320C645x将成为其重要的战略方向。本文结合笔者在所参与的以TMS320C6455(以下简称“C6455”)为核心运算单元的多DSP阵列处理机的研制工作中积累的实际经验,介绍一种高效的多DSPs系统的电源、时钟电路的设计方案,以及在高速DSP系统设计与PCB板布局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。

1 硬件电路设计

电源电路在DSPs系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,特别是在高速系统中,电源质量更是致命的。如果电源设计不当或PCB板电源布局不合理,引入了过多的噪声,就有可能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,严重地甚至会损坏芯片。而电源的设计错误也使得在调试中不能靠修修补补就可以修复,常常需要重新设计电路、制板,这样就会延迟产品的开发时间,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所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,需要特别重视电源的设计。

1.1 电源电路设计

C6455的外设模块很多且是可选择的,在不需要某些模块时,可以不给该模块供电,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功耗。当需要使用该DSPs的所有模块时,所需的电源如下:1.2 V的核电压,误差±30%;3.3 V的I/O端口电压,1.8 V供给DDR2控制器,1.2 V供给SRIO模块,1.5 V供给网络模块,这些电压的误差均要求±5%,并且供给SRIO的1.2 V不能与核电压相同。 C6455的供电顺序要求是:首先3.3 V的I/O电压加电,延迟0.5~200 ms以后,1.2 V的核电压供电,随后可以延迟0~200 ms给其他外设模块供电[1]。本系统由外部提供5 V的直流电源,并用采用TI公司生产的电压调节器TPS54110、TPS54610、UC385TDKTTTADJ(简称“UC385”)来完成设计任务。

TPS54110具有以下特点:

◆ 输入电压范围为3~6 V,输出电流为1.2 A;

◆ 输出电压从0.9 V到3.3 V可调,精度为1%;

◆ 提供了灵活的外部补偿电路设计功能;

◆ 快速的暂态响应;

◆ 宽广的PWM斩波频率;可调范围为280~700 kHz;◆ 过载保护功能;

◆ 高集成度减小了电路板的面积,降低了总成本。

该DC/DC电压调节器具有低输入电压、高输出电流,其集成的高性能电压误差放大器提供了高暂态性能。欠压关门电路使得输入电压达到3 V时调节器才开始工作。内部和外部的可设置的延迟启动电路限制了冲击电路,并且有指示输出电压是否稳定的逻辑输出,这对处理器复位、顺序供电都非常有用。TPS54110为散热增强型20引脚的TSSOP PowerPAD封装,可以不使用笨重的散热片,从而使电路板的布局更加紧凑。TPS54610的功能与TPS54110类似,但增加了电流输出能力(6 A),且延迟参数略有区别。

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:

图1中,使用TPS54110和TPS54610直流电压调节器,分别提供3.3 V/1.5 A、1.2 V/6 A的工作电压和电流。图中用到的所有电阻均为1%的精密电阻;电容采用高性能的陶瓷电容或者钽电容;L1和L3采用TI公司推荐的BLM41P750SPT,以抑制直流电源中的高频干扰,改善电源质量。

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

图1 I/O及核供电电路

TPS54610调压器的SS/ENA引脚具有两项功能: 第一,使能功能。只有当引脚的电压超过启动门限电压接近1.2 V时,该器件才开始工作。内部的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电压在3.35 ms内从0 V线性增加到0.891 V。类似地,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也在大约3.35 ms内达到期望值。第二,在SS/ENA和AGND引脚间连接小电容,则该引脚可提供外部的延迟启动时间的方法。总的输出延迟公式为:

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

PWRGD引脚的输出反映了内部电路监控欠压条件下的VSENSE引脚的电压。如果VSENSE的电压为参考电压的10%以下,则PWRGD输出低电平。如果VIN低于2.8 V,或SS/ENA为低,或发生过热,则同样输出低电平。当VIN>2.95 V,SS/ENA=1.2 V,且VSENSE>90%×0.891 V时,输出高电平。

TPS54110的PWRGD和SS/ENA的工作原理与TPS54610相同,仅仅是参考电压由10%、90%变为7%和93%。所以从TPS54110的 PWRGD输出高电平开始,到TPS54610输出1.2 V为止,总的延迟时间为: 0.039×(1.7/5)×1000+3.35=16.61 ms。考虑到TPS54110的PWRGD的高电平较在其输出3.3 V所提前的时间为3.35×10%=0.335 ms,所以最终输出的核电压相对于I/O电压延迟约16 ms。

1.8 V的 DDR2供电电路与核电压电路的拓扑结构完全相同,需要改变的是电阻和电容的参数,如表1所列。DDR2模块加电比核电压滞后约16 ms。

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

表1 电阻和电容更改参数表

根据要求,SRIO模块的供电电压虽然与核电压相同,但是不能使用开关电源,所以只能采用模拟直流电压调节器。本系统中采用UC385TDKTTTADJ完成该任务,如图2所示。由于该电路采用了1.8 V供电,所以SRIO 模块的加电时间相对于核电压也延迟16 ms左右。

根据以上分析,按照图1所设计的电源符合C6455的电源加电顺序要求。为了简化设计,网络模块的供电电路可以用1.8 V替代,只是稍微增加了系统的功耗,当然也可以单独设计。

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

图2 电源监控电路

1.2 监控及复位电路设计

电源监控电路(见图2)的工作机理[2]:在系统上电过程中,监控电路的复位信号保持有效,从而使DSP以及其他电路(如果已接在监控电路的复位输出引脚上)始终处于复位状态,不致产生不明的状态;一旦所监控的几种电压均已达到所规定的门限电压之上,就会解除复位,DSP等就可正常工作。在工作过程中,如果任何一个监测引脚上的电压低于门限值,监控电路就会再次发出复位信号使系统复位。

UC385是一个低压差的线性电压调节器,它有非常快速的响应,能够满足负载的瞬变要求。UC385系列的调节器有固定电压输出(1.5 V、2.1 V、2.5 V)和可调整电压输出两种类型。本文采用可调整电压输出,该类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可由外部电阻设置。如果把ADJ和VOUT引脚直接相连,则输出电压为1.2 V。

TPS3808xxxx系列的微处理器监控电路有宽广的监控电压范围(0.4~5 V),监控精度可以达到0.5%。当SENSE端的电压降到预置的参考电压值,或MR脚输入低电平时,RESET输出低电平复位信号;且当MR变高和SENSE返回参考电压以上时,该复位信号仍延迟一段时间后才返回高电平。设计者可根据要求,修改延迟时间。如果CT引脚悬空,则延迟20 ms;通过电阻间接CT和VDD,可获得300 ms延迟;在CT和地之间串接电容,可以得到1.25 ms~10 s的延迟。

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[3]:当C6455要求在复位信号从低到高之前,时钟必须已经稳定工作了若干时间(ms级);同时对复位信号的低电平宽度也有要求。所以图3所示的复位电路中采用了TPS3808,除了满足复位要求外,还能满足C6455对复位信号的延时要求。当所有的供电电源正常,并且没有操作手动复位按钮时,复位电路输出高电平。当有任意的供电电压降低到预置值,或手动复位时,复位电路均产生复位信号,并延迟约20 ms。为设计简单起见,所有的复位信号均同时接到C6455的POR和RESET脚。复位信号上不应有毛刺出现,因此采用图中的延迟电路(R4、C4充电电路)加上施密特触发器7414可以保证电路板加电后,无需手动复位,DSP就能正常地启动和工作。为了能识别尖峰干扰,使复位引脚上的电压迅速地随3.3 V电源下降而下降,电路中加入了一个快速二极管D1;只要3.3 V电源下降超过0.7 V,电容就可以迅速放电。

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

图3 复位电路

1.3 时钟电路设计

C6455最多需要4个时钟源,分别是:CLKIN1输入给PLL1,产生内核时钟(最高可达1 GHz);CLKIN2输入给PLL2,产生DDR2和网络模块的参考时钟;AECLKIN输入为EMIFA的参考时钟。RIOCLK/RIOCLK为SRIO模块的参考时钟,要求使用差分低噪声的时钟源。根据手册,CLKIN1、CLKIN2、AECLKIN的时钟要求相同,所以设计原理一致,只是时钟源的频率不同。

对于由多片C6455组成的系统,一般使用单个晶振组合时钟缓冲器来完成时钟电路的设计。与每个DSP使用一套晶振相比,不但降低了成本,还减少了元件数目。

SRIO的时钟可采用LV7745D来完成设计。对于多DSP的系统,也需要采用时钟缓冲器来完成。详细设计可以参考相应的器件设计手册,其匹配电阻可以通过IBIS模型仿真获得,如图4所示。

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

图4 多DSP时钟解决方案示意图

1.4 多余引脚的处理

C6455各外设的使用与其他DSP有显著的不同: 首先需要通过外部的配置引脚在复位前选择需要使用的外设;在复位后,通过软件使能选用的外设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外部没有使用配置引脚选择,则软件使能不起作用;相反,即使配置引脚选择了某外设,缺省情况下,该外设也是禁止的,只有通过软件使能后才能用。对不使用的外设模块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处理[4]:

① 一般,若引脚有内部上/下拉电阻,则该引脚以悬空。

② 输出引脚只能悬空。

③ 没有上拉/下拉电阻的引脚,大部分可以悬空,而不会对DSP的功能产生影响。然而,常会产生额外的漏电流,约为几个mA。在低功耗应用中,加上拉/下拉电阻会使漏电流接近100 μA。

④ 尽管通常推荐使用上拉电阻,其实也可以用下拉电阻,漏电流相同。

⑤ 如果从不配置该引脚为输出,则可以把该引脚直接连到电源或地上。

⑥ 边界扫描通常是输出信号,所以若使用边界扫描就不推荐直接接地设计。

⑦ CLKIN2如果不用,则必须接地。

2 高速PCB板的布局[4]

2.1 电源电路的布局

核电压调节器和I/O电压调节器必须尽可能地靠近DSP,以最小化电源传输路径上的电感和电阻。如果是DSP阵列,则尽可能使到各DSP的路径相等且最短。PCB板中分别为核、I/O、地设计单独的层,且所有的旁路电路均采用高质量、低ESL/ESR的电容。

为了正确去除电源层与系统的耦合噪声,去耦电容应该尽可能地靠近DSP,距离不要超过1.25 cm,直接连接到BGA的电源引脚是最好的。推荐采用0402贴片电容,电容的个数、大小可参考C6455的手册。

2.2 时钟电路的布局

晶振、时钟缓冲器和DSP应尽可能地靠近。在多DSP系统中,时钟缓冲器的输出到各DSP的距离应等长。SRIO外设中使用到的AC耦合电容应尽可能地靠近接收端。

在晶振下面应放置地层。数字信号不应该在时钟源附近或下面走线。差分时钟走线长度必须匹配,误差控制在10 mil(1 000 mil=25.4 mm)内,每边的过孔数目也必须匹配。

3总结

随着信号处理理论在实际应用中需求的增长和DSP芯片制造工艺的发展,高速DSP阵列在海量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。TI公司推出的高速DSP C6455集成的SRIO外设,为DSP阵列应用提供了高速、易扩展的互联解决方案,而在DSP阵列设计中的一个重点是电源设计和时钟电路设计。本文给出了C6455系统的电源电路和时钟电路解决方案,并详细介绍了在设计该系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。最后,给出了高速PCB板在电源和时钟电路布局方面的参考意见。希望这些设计经验能对广大高速DSP设计工程师有所帮助。

提醒:《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》最后刷新时间 2024-03-14 00:56:53,本站为公益型个人网站,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信息,不进行任何商业性质的盈利。如果内容、图片资源失效或内容涉及侵权,请反馈至,我们会及时处理。本站只保证内容的可读性,无法保证真实性,《高性能DSPs系统的关键硬件电路设计》该内容的真实性请自行鉴别。